颂古 其八十七

利刀自断命根,不要依草附木。
若有一法与人,永入拔舌地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其八十七》是宋代释正觉所创作的一首偈颂,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领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藤枯树倒问沩山,大笑呵呵岂等闲。
    笑里有刀窥得破,言思无路绝机关。
    猿诗词

  2. 作者介绍

  • 释正觉(1097—1135),俗姓李,临川军崇仁里人。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出生于江西吉水。幼聪慧好学,后于建昌军崇信寺剃度出家为僧。曾随慧南、法灯禅师学习佛法,并从师五祖演禅师七年。他的作品多有反映禅理的诗句,如这首《颂古·其八十七》,即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1. 诗作赏析
  • 首句“藤枯树倒问沩山”:诗人通过藤树枯萎和倒下的形象,引出提问的对象——禅宗祖师沩山。这既是一种象征,也寓意着人生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如同草木枯萎一般。
  • 第二句“大笑呵呵岂等闲”:这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能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种心态在佛教中被认为是大智慧的表现,也是对人生苦乐参半的一种超脱。
  • 第三句“笑里有刀窥得破”:这里的“笑”可能指的是禅宗的看透世事、看破红尘的智慧,而“刀”则隐喻了世间的种种烦恼与束缚。诗人认为,只要洞悉其中的奥秘,就可以看破这些外在的事物。
  • 第四句“言思无路绝机关”: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智慧在于看透一切言语与思维的陷阱。在纷扰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清晰的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是达到心灵自由的关键。

《颂古·其八十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传递了禅宗对于人生与世界的独到见解,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