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三首 其十九

如何是佛殿里底,世出世间难可比。
万国同歌河海清,稽首拜手元是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三十三首 其十九》是宋代诗人释道枢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下面将详细解析该诗:

  1. 作者介绍
  • 释道枢(?~一一二六),号懒庵,俗姓徐,吴兴四安(今浙江长兴西南泗安)人。初住何山,次移华藏。孝宗隆兴初,诏居临安灵隐寺。后退居明教永安兰若。淳熙三年卒。为南岳下十六世,道场慧禅师法嗣。有诗四十一首,现存于《五灯会元》卷一八。
  1. 诗歌原文
    雪后竹篱梅乱放,一枝临水最风流。
    猿诗词

  2. 诗歌赏析

  • 自然意象:诗中“雪后竹篱梅乱放”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梅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发之感。竹子和梅树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而雪后的梅花则增添了几分清冷孤傲之气。
  • 人物形象:“猿”在此处可能指代一种孤独或者不被理解的情感或状态。结合上下文,这里的“猿”或许暗喻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情感或境遇的无奈和感慨。
  • 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于人生、命运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梅花虽然美丽,但最终可能会遭遇凋零的命运,这与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 创作背景
  • 宋孝宗隆兴初,诏居临安灵隐寺。这说明释道枢当时受到了朝廷的召见和尊重。退居明教永安兰若后,他的生活更加宁静,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文学创作。

《颂古三十三首 其十九》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不仅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还应该引起人们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深入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