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翻四大海,踢倒须弥卢。
心粗胆大,少实多虚。
夜见明星曾落节,儿孙随后受涂糊。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七十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七十一,是唐代僧人慧能所作的一首偈颂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在这首诗中,慧能首先描述了自己的修行之路,他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修行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我们的身体就如同一棵菩提树一样,是我们修行的起点。而我们的心灵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是我们洞察世界的窗口。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明亮,不要让外界的纷扰和尘埃玷污了我们的心。
慧能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佛法的理解。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福田皆不离自性。”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是追求某种外在的境界或者成就,而是要学会放下执着,让心灵自由自在地流动。同时,他也强调了佛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任何生活中的善行都是我们修行的福报,都是我们内心的福田。
慧能总结了他的修行心得。他说:“自性本净,万法唯心。但无挂碍,何用修证?”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的内心本来是纯净无瑕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波动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只要去掉内心的种种烦恼和执念,就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同时,他也强调了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实现自我超越。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七十一’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本智慧的宝典,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