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翻四大海,踢倒须弥卢。
心粗胆大,少实多虚。
夜见明星曾落节,儿孙随后受涂糊。

【注释】

偈颂:佛教用语,梵语音译,是佛家的一种说唱诗。

其七十一:偈颂的第七十一首。

掀翻四大海,踢倒须弥卢:意谓颠覆了天地万物。四大,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须弥卢,即“须弥”,意为世界的中心,又称“雪山”。

心粗胆大,少实多虚:意谓心性浮躁,胆量大,却缺少实际的学问和修养。

夜见明星曾落节:意谓夜间看见星星坠落。

儿孙随后受涂糊:意谓子孙跟着被蒙上眼睛。涂糊,指蒙上眼睛。

【赏析】

此偈颂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人们道德沦丧的谴责。

开头两句:“掀翻四大海,踢倒须弥卢。”以神话中的世界为中心,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状态。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颠倒黑白,是非不分,失去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接下来两句:“心粗胆大,少实多虚。”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社会风气的根源所在。人们缺乏真正的学问和修养,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地位,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这种空虚的心态使得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往往选择逃避和放弃,而不是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最后两句:“夜见明星曾落节,儿孙随后受涂糊。”则是对这种现象的具体描写。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眼睛都被蒙上了,无法看清事实的真相。而他们的子孙也随着被蒙上了眼睛,无法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

整首偈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提高道德水平,才能真正地改变社会的风气和提升整个社会的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