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泰开禧后,人传伯仲文。
演纶宜掌制,草檄谩从军。
楚塞沈秋警,江云黯暮曛。
旧题湖上石,藓晕湿苔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嘉泰开禧后,人传伯仲文。
演纶宜掌制,草檄谩从军。
楚塞沈秋警,江云黯暮曛。
旧题湖上石,藓晕湿苔纹。
《闻杜子野讣》
嘉泰开禧之后,人传伯仲文,演纶宜掌制,草檄谩从军。楚塞沈秋警,江云黯暮曛。旧题湖上石,藓晕湿苔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闻杜子野讣》,全文如下:
嘉泰开禧后,人传伯仲文。
演纶宜掌制,草檄谩从军。
楚塞沈秋警,江云黯暮曛。
旧题湖上石,藓晕湿苔纹。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一位文人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官场,转而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景。诗中的“演纶宜掌制”,意味着这位文人曾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但现在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草檄谩从军”则暗示了他曾经参与军队事务,但现在却不得不选择隐居生活。
尽管身处江湖之中,这位文人的内心仍然充满了对政治的不满和失望。他用“旧题湖上石,藓晕湿苔纹”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追忆和感慨。这里的“湖上石”象征着他曾经经历过的繁华岁月,而“藓晕湿苔纹”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闻杜子野讣》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文人命运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黑暗和人性的复杂。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悲欢离合,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