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四题 其二

凉自红酣起,香从静胜闻。
虹梁虽可跨,龙液不须焚。
天作池中底,风成水上文。
倚楹闲意绪,只与月平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园四题 其二》,是宋代著名诗人释居简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凉自红酣起,香从静胜闻。虹梁虽可跨,龙液不须焚。天作池中底,风成水上文。倚楹闲意绪,只与月平分。

  2. 诗歌译文
    清凉的气息从红色饱满的荷花中散发出来,香气从静静的环境中传来。虽然可以跨越彩虹般的桥,但龙形的液体并不需要被点燃。天然形成的池塘底部,随着微风摇曳而形成水面上的花纹。我靠在栏杆上,静静地享受这宁静和美丽的意境,只希望我的思绪能够像明亮的月亮一样,与自然融为一体。

  3. 作品赏析

  • 在这首诗中,释居简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中提到的“红酣”和“香从静胜闻”,不仅传达了荷花的美丽,还反映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感受。
  • 诗中的“虹梁虽可跨,龙液不须焚”,运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即使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无需过度追求,而是要欣赏其本质的美。
  • “天作池中底,风成水上文”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1. 评析
  • 这首诗体现了释居简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态。
  • 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描绘景象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远。
  1. 写作背景
  •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杨园四题 其二》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可能是为了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或是用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哲思。

《杨园四题 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对自然美的一次深刻探讨和赞颂。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释居简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