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韶国师塔

不到通玄顶,如何见国师。
了无心外法,丧却目前机。
法眼那知此,天台复谶谁。
三峰高岌岌,孤塔更巍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礼韶国师塔》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一首诗,表达了对韶国师塔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禅理

释居简,字敬叟,号北碉,是宋代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文人。他生于1164年,卒于1246年,祖籍四川三台。释居简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不仅参拜了众多名刹大寺,还曾历经多地,最终定居于浙江天台山。他的诗作多有流传,尤其是《礼韶国师塔》,更是体现了他对于禅宗思想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会。

《礼韶国师塔》的原文如下:

不到通玄顶,如何见国师。
了无心外法,丧却目前机。
法眼那知此,天台复谶谁。
三峰高岌岌,孤塔更巍巍。

这首诗以登山为喻,表达了求道过程中需要不懈的努力。“不到通玄顶,如何见国师”意指只有攀登到最高的顶峰(即心灵的最高境界),才能见到真正的智慧与真理。而“了无心外法,丧却目前机”则表明只有心无旁骛,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不被外界所影响。

《礼韶国师塔》作为释居简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禅宗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禅宗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