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通玄顶,如何见国师。
了无心外法,丧却目前机。
法眼那知此,天台复谶谁。
三峰高岌岌,孤塔更巍巍。

【注】

礼韶国师塔,指礼山寺中的国师塔。

不到通玄顶,如何见国师,意谓不到山顶,怎能见到国师呢?

了无心外法,丧却目前机,意谓心无杂念,便失去了一切机缘。

天台复谶谁,意谓天台的偈语,又有谁来回答呢?

三峰高岌岌,孤塔更巍巍,意谓这三座山峰高耸,而那座塔更加高大雄伟。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礼山国师塔为题,通过描写这座塔,来寄托诗人对人生和佛学的看法,表达了一种超然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句“不到通玄顶,如何见国师”,意谓不到山顶,怎能见到国师呢?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探求,又寓含了一种人生境界的领悟,表现了诗人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风貌。

第二句“了无心外法,丧却目前机”,意谓心无杂念,便失去了一切机缘。这是对佛学的一种理解,认为修行者只有心无杂念,才能达到佛的境界。这种观点强调了心灵的纯净和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佛学的独特见解。

第三句“法眼那知此,天台复谶谁?”意谓天台的偈语,又有谁来回答呢?这一句既是对佛学的另一种理解,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它揭示了佛教教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佛法的困惑和迷茫。

最后两句“三峰高岌岌,孤塔更巍巍”,意谓这三座山峰高耸,而那座塔更加高大雄伟。这两句是对礼山国师塔的描绘,通过对山峰和塔的描述,展现了礼山国的壮美景色和威严气势。同时,这也寓含了诗人对于礼山国师塔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礼山国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