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具染指,鼎味咸在。
容膝归休,日用三昧。
不动口,不饶舌。
人无闻闻,吾无说说。
翻嗟普眼,弗见普贤。
为渠去却,眼中金屑。
复道行空,白银为阙。

【注释】

  1. 台宗杰:指僧人台宗杰。首座:寺院中的主持僧,相当于方丈。
  2. 性具染指:本性就像手指沾有颜料一样。
  3. 鼎味咸在:味道如同鼎中的味道一样浓郁。
  4. 容膝归休:指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
  5. 日用三昧:日常生活的修行方法。
  6. 不动口,不饶舌:说话谨慎,不做无谓的争论。
  7. 人无闻闻:指人们不知道。
  8. 吾无说说:我不说话。
  9. 翻嗟普眼:感叹普眼没有见到普贤菩萨。
  10. 为渠去却:指让普眼离开。
  11. 眼中金屑:指普眼是金屑菩萨,即佛性。
  12. 复道行空:又说佛法是虚无的。
  13. 白银为阙:比喻佛法像白银宫殿一样珍贵。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台宗杰首座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台宗杰首座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的敬仰和赞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诗人开篇就以“性具染指,鼎味咸在”来形容台宗杰首座的本性和修行。这句话意味着台宗杰首座的本性就像手指沾有颜料一样,充满了色彩和变化。这既体现了他深厚的佛学修为,又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

“容膝归休,日用三昧”描绘了台宗杰首座的生活态度。他过着简朴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即通过修行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第三句“不动口,不饶舌”进一步强调了台宗杰首座的言行一致。他说话谨慎,不做无谓的争论,这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尊重和敬畏。

第四句“人无闻闻,吾无说说”表达了诗人对台宗杰首座的敬佩之情。他虽然不说话,但却有一种让人无法言说的威严和魅力。这既展现了他的高深修为,又体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翻嗟普眼,弗见普贤。”这句话是对普眼菩萨的赞叹,也是对台宗杰首座的赞誉。普眼菩萨象征着智慧和光明,而台宗杰首座正是这样的人。他虽然没有见到普贤菩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敬仰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台宗杰首座形象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敬仰和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