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岁持盂尚许艰,有求那解破人悭。
立残穰草堆头日,撑尽苹芜断处湾。
钟鼓敢嫌贫指众,斗筲庸恤老腰顽。
归舟只载华亭月,不作华亭误夹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乐岁持盂尚许艰,有求那解破人悭。
立残穰草堆头日,撑尽苹芜断处湾。
钟鼓敢嫌贫指众,斗筲庸恤老腰顽。
归舟只载华亭月,不作华亭误夹山。
《持钵其二》是宋代诗人释居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释居简作为一名僧人在贫困中的生活与心境。
诗中“乐岁持盂尚许艰,有求那解破人悭”表达了即使在丰年,僧人持钵乞食也依然艰辛。这反映出释居简对于生活艰辛的深刻体认和对人们施舍者的冷漠态度的揭露。他通过对比来表达这种矛盾,即尽管生活可能富足,但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匮乏却更加难以弥补。这一主题不仅揭示了社会现实,也触动了读者的内心,使人深思。
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立残穰草堆头日,撑尽苹芜断处湾”,展现了释居简对于自然界的深刻观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岁月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也传达了一种哲学上的思想:即使生活艰难,也要像植物一样顽强生长,不断向上攀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
《持钵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更是一部揭示人性、探讨精神世界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释居简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环境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时代意义和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