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岁持盂尚许艰,有求那解破人悭。
立残穰草堆头日,撑尽苹芜断处湾。
钟鼓敢嫌贫指众,斗筲庸恤老腰顽。
归舟只载华亭月,不作华亭误夹山。

持钵其二

乐岁持盂尚许艰,有求那解破人悭。

立残穰草堆头日,撑尽苹芜断处湾。

钟鼓敢嫌贫指众,斗筲庸恤老腰顽。

归舟只载华亭月,不作华亭误夹山。

诗句释义

  1. 乐岁持盂
  • 在丰收的年份,人们仍然可以勉强维持生计,不必为生活奔波。这里的“持盂”比喻生活的艰难,而“乐岁”则表示尽管困难,但环境还是相对有利的。
  1. 尚许艰
  • 尽管生活艰难,但人们仍然努力维持生计。这个表达强调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1. 有求那解破人悭
  • “有求”意味着尽管面临困难,人们仍然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动力。而“那解破人悭”则是说他们试图打破自己的吝啬,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1. 立残穰草堆头日
  • 这里的“立”可能意味着等待或坚持。“残穰草”可能是指收获后的剩余粮食。“堆头日”指的是堆积如山的粮食。这句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后,将收获的粮食堆积起来的情景。
  1. 撑尽苹芜断处湾
  • 这句诗描绘了农民们用尽全力将收割后的田地恢复原状。“撑尽”形容农民们的努力程度,“苹芜断处湾”则描绘了他们用双手将田地中的杂草清除,使土地重新平整的景象。
  1. 钟鼓敢嫌贫指众
  • 这里的“钟鼓”可能象征着富有或地位高的人。“敢嫌”表示这些人对贫穷或地位较低的人的不屑。“指众”可能是指他们公开地批评或指责那些贫穷或地位较低的人。这句诗反映了社会上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1. 斗筲庸恤老腰顽
  • “斗筲”是一种量器,古代用来计量容量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心胸狭窄。“庸”意为平庸或普通。“恤”意为关心或照顾。“老腰顽”可能是指老年人的腰背疼痛问题。这句诗可能是说社会上一些人过于关注名利,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
  1. 归舟只载华亭月
  • 这里的“归舟”可能是指回家的船只。“华亭”是地名,可能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名胜地。“月”可能是指月亮。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回家途中欣赏美丽月色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1. 不作华亭误夹山
  • 这里提到了“华亭”和“夹山”。华亭是一座美丽的山峰,而夹山则是一个偏僻的地方。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追求美景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事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他更愿意享受眼前的美景而不是追逐远方的虚名。

译文

乐岁之中,我拿着一只钵盂,尽管面对艰难,但我仍要坚持下去。尽管有人嘲笑我的小气,我却努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我努力工作,清理了堆积如山的粮食,让田地恢复了原貌。我不怕被富有的人嘲笑,因为我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的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身边的美景,而不是盲目地去追逐遥远的目标。

注释

  1. 乐岁(丰收之年):指生活虽然艰难但仍努力维持生计的时期。
  2. 持盂(托钵):佛教徒行脚乞食的一种方式,通过向人索取食物以维持生计。
  3. 尚许艰(勉强维持):即使生活再艰难也尽力维持生计。
  4. 那解破人悭(打破吝啬):设法解除自己的吝惜,满足自己的欲望。
  5. 立残穰草堆头日(等待或坚持):等待或坚持到天黑,形容劳动时间很长。
  6. 撑尽苹芜断处湾(努力清除):用尽力量将田地中的杂草和泥土清除干净。
  7. 钟鼓敢嫌贫指众(公开批评):甚至敢于公开批评那些贫穷的人。
  8. 斗筲庸恤老腰顽(心胸狭窄):形容人的心胸狭隘,不能体谅别人。
  9. 归舟只载华亭月(欣赏美景):只有当夜幕降临时,才会欣赏那如画的美景。
  10. 不作华亭误夹山(珍惜眼前):不去追寻远方的目标,而是珍惜眼前的一切,包括自然风光、人际关系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