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谷

屦痕不印步虚坛,欲事锄犁恐亦难。
云子熟时还自饱,不知沆瀣与谁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耕谷》是南宋诗人释居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耕作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耕谷》以“屦痕不印步虚坛”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劳作时尘土飞扬的场景,以及他们辛勤劳动却难以获得物质回报的现实。紧接着的“欲事锄犁恐亦难”,进一步揭示了农民在面对自然和生活压力时的无奈与艰辛。释居简通过这样的诗句,不仅传达了农民的辛酸,也反映了他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云子熟时还自饱,不知沆瀣与谁餐”,则通过对比农民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界的现象,如云子成熟后的满足感和人类对自然之气的依赖,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和生命的循环。这种深刻的哲思使得诗歌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描写,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

《耕谷》通过对“欲事锄犁恐亦难”和“云子熟时还自饱”两句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他可能通过观察和体验,体会到农民们在辛勤耕作后所承受的贫困与艰辛。这种体验使得诗人对农民的生活有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耕谷》中的“不知”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无知和无法完全理解。这可能是因为诗人身处社会上层,对于下层社会的苦难缺乏直接的体验和了解,从而只能用“不知”来表达自己对农民状况的不了解。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耕谷》作为释居简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独特价值,更在思想上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迪。它让我们看到南宋时期农民的生活困境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默默付出、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劳动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