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方外明伟室

沙砾不自汰,清明日遄逝。
充此一寸虚,八纮静无翳。
天风卷沧溟,涛山郁岧峣。
悠然一沤灭,中有湛不摇。
方其澄湛时,十日洞无际。
用晦乃全功,何妨九乌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圆方外明伟室》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释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碉,是宋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四川三台,俗姓龙,一说王。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在多地居住并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如在台之般若报恩、住台之般若报恩、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以及苏之慧日等处都有其足迹。
  1. 诗歌原文
    沙砾不自汰,清明日遄逝。充此一寸虚,八纮静无翳。天风卷沧溟,涛山郁岧峣。悠然一沤灭,中有湛不摇。方其澄湛时,十日洞无际。用晦乃全功,何妨九乌毙。

  2. 诗歌赏析

  • 自然意象:诗中“沙砾不自汰,清明日遄逝”描绘了清明时节,沙砾被春风吹走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更新与自然的循环。
  • 哲理思考:“用晦乃全功,何妨九乌毙”表达了诗人对事物内在价值的认识,认为即使是看似无用之物,也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圆方外明伟室》不仅是释居简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首古诗不仅仅是一次文学欣赏的经历,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旅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