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回庵谯卿持节东浙

廷尉天下平,轩轾论锱铢。
时称无冤民,传载西京于。
旧史读至此,遗恨辄有馀。
元康神爵间,赵盖靡其躯。
陵迟至五凤,继以韩杨诛。
孝宣不足道,定国其争乎。
不得言则去,何苦但嗫嚅。
大哉平恕心,至是果有诸。
公乎开禧末,定见了万殊。
大本固易拔,滋蔓非难图。
在辟疑惟轻,寸田斋以虚。
触藩岂无羝,漏网固有鱼。
执中事宽大,吹春苏槁枯。
近者获自新,远者免自洿。
至仁不胜用,盛德多阴储。
一节雄东藩,六月驰轺车。
歌谣沸先声,弩矢观前驱。
清风方泠然,列城斯凛如。
民物破郁陶,云翳亦展舒。
敛此一道惠,归为商鼎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迓回庵谯卿持节东浙》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其内容主要涉及对朝廷的颂扬、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公正司法的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释居简的生平:释居简(1164—1246),俗姓龙,又一说王,四川潼川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 文学成就:释居简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正义的呼唤。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被后世尊为“宋诗四大家”之一。
  1. 诗歌主题
  • 对朝廷的颂扬:在《迓回庵谯卿持节东浙》中,释居简对廷尉的公正无私和司法体系的完善进行了颂扬。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国家法制建设的支持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种颂扬不仅展现了作者的理想主义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法律正义的高度期待。
  • 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中的“元康神爵间,赵盖靡其躯”和“陵迟至五凤,继以韩杨诛”,展示了释居简对历史上特定事件的描述和评论。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释居简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他的诗句往往直击人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大哉平恕心,至是果有诸”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理想的法治状态,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清风方泠然,列城斯凛如”等意象的使用,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强烈,情感丰富。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文字,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迓回庵谯卿持节东浙》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