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耳耳未尝穴,缺齿齿未尝折。
北度一苇可航,西归只履自挈。
或谓之空劫已前中流砥柱,或谓之拈花已后金口木舌。
或曰正宗别调,又曰直指曲说,皆非吾之所谓道也。
若夫求大乘器,走十万里,俟人作兴,器岂大乘。
夙负先觉,礼闻来学。
学而知之,既远且邈。
负是四者,吾恐五竺之铁不足铸此错也。
为痴绝和尚赞初祖达磨并马大师画象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题画诗,为赞颂达摩祖师的诗歌。它表达了作者对于达摩祖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绘画艺术的魅力。
这首诗的第一句“为痴绝和尚赞初祖达磨并马大师画象”表达了作者对达摩祖师的崇敬之情。达摩祖师是禅宗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通过赞颂达摩祖师,表达了对禅宗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的决心。同时,“并马大师”也暗示了达摩祖师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才华。
第二句“一花独放群芳妒”则描绘了达摩祖师在禅宗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虽然达摩祖师的成就无人能及,但他却能够独自绽放,不为他人所嫉妒。这体现了达摩祖师的高远境界和独特魅力。
第三句“不生不灭正法身”则进一步揭示了达摩祖师的精神世界。他追求的是无生无灭的境界,即超越生死轮回的正法身。这种境界既神秘又深邃,令人难以捉摸。
第四句“来时本无有去亦何曾住”则表达了达摩祖师的精神自由。他来去自如,从未受到任何拘束,这种精神境界让人感到震撼。
第五句“我今说法当如是”则是达摩祖师对后人的期望。他希望后人能够继承他的遗志,发扬禅宗文化,传播正法真谛。
第六句“莫作牛毛点太虚”则是达摩祖师对后人的一种告诫。不要像牛毛那样渺小,而应该像星星那样璀璨,照亮自己的道路。
这首诗通过对达摩祖师的赞颂,展现了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