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八

山忘孤峻玉忘瑕,到处仙源是我家。
堪笑葛洪曾未悟,远从勾漏问丹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八》是宋释文礼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从多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释文礼,北宋时期禅宗僧侣,以其深厚的佛学修为与高超的诗文造诣闻名于世。他不仅在禅宗修行上有所建树,还在诗词创作上有着非凡的成就,被后世誉为“诗僧”。
  1. 诗歌原文
    山忘孤峻玉忘瑕,到处仙源是我家。堪笑葛洪曾未悟,远从勾漏问丹砂。

  2. 诗意解析

  • 此诗以山水自然为背景,通过对山、玉、仙家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 “山忘孤峻玉忘瑕”暗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即使面对高山峻岭,亦能忘却其孤傲,而见到的是如玉般的纯净。
  • “到处仙源是我家”表明诗人认为自然界中的美好如同仙家之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 “堪笑葛洪曾未悟”通过提及葛洪,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的某种遗憾或批判,意指葛洪可能未能完全领悟或理解这些美好。
  • “远从勾漏问丹砂”则可能是诗人对道教炼丹术的描述或寓言,勾漏即传说中的仙山,丹砂则是炼丹所用的珍贵材料。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作为宋释文礼的作品,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较高地位,其艺术风格和表达技巧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佛教文化中,此类诗作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宗教内涵,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感悟。

《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八》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繁荣景象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