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皎中庵住广寿

名字馨香满道途,挽将洞水注南湖。
他时把杖来轻探,莫谓从前一滴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皎中庵住广寿》是宋代诗人释法薰的一首作品,表达了对皎中庵住广寿的怀念之情。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释法薰是宋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多个主题,包括山水、田园、佛教等,展现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释法薰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富有哲理性。

  2. 诗歌原文:名字馨香满道途,挽将洞水注南湖。他时把杖来轻探,莫谓从前一滴无。

  3. 诗歌解析

  • “名字馨香满道途”:这句诗描绘了皎中庵住广寿的名字如同芬芳的花香一样遍布道路,象征着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通过使用“馨香满道途”,表达了对皎中庵住广寿名声远播的赞美。
  • “挽将洞水注南湖”: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皎中庵住广寿的品格和才华,如同用洞水滋润南湖一般,使得湖水更加清澈美丽。这里的“挽”和“注”都是动词,表达了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提升。
  • “他时把杖来轻探”:这句话预示着未来某一天,皎中庵住广寿将以轻松的姿态重新审视过去的生活和成就。这里的“轻探”意味着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回顾和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和自在的态度。
  • “莫谓从前一滴无”:这句诗是对皎中庵住广寿过去努力的一种肯定,强调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徒劳的,而是值得珍惜和纪念的。这里的“一滴”象征了曾经的点滴付出,而“莫谓”则是表达一种不放弃的态度,即使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送皎中庵住广寿》不仅是一首表达怀念和敬仰之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能体会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