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月首座住庵

结草为庵自昔贤,古今谁后复谁先。
客来须得通方句,莫只随邪竖起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月首座住庵”是释法薰创作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句,表达了对佛法和修行生活的看法。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释法薰:作为唐代的僧人,释法薰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丰富的文学创作而闻名。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而且充满了哲理性思考,反映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 作品特点:释法薰的作品多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善于以简驭繁,表达深邃的哲理和情感。他擅长运用典故、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寓意深远。
  1. 诗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 原文:“结草为庵自昔贤,古今谁后复谁先。客来须得通方句,莫只随邪竖起拳。”
  • 译文:用草结成的小庵自古以来都很有贤者风范,古今谁能超越?客人来访需得讲通佛法的道理,不可仅凭个人意愿行事。
  • 赏析:此诗通过对自然简朴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静淡泊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同时,通过“结草为庵”这一意象,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环境的理解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平实无华,却能引人深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独到的人生哲学。

“送月首座住庵”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佛学思想、人生哲学和艺术魅力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古代文人墨客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现代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安宁的一种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