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八首 其六十二

德山棒头短,临济喝声低。
不伤物义句,赵州东院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六十八首 其六十二》是宋代释法薰所作的一首偈颂。此诗以“总别同异兼成坏,祇是山僧与众人”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深刻认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总别同异兼成坏,祇是山僧与众人。
    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

  2. 作者简介
    释法薰(生卒年不详),宋人,俗姓林。他自幼出家,十八岁受具戒。释法薰曾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净慈报恩光孝禅寺等处,并留下了《偃溪广闻禅师语录》。他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创作,都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佛教及其文学的重要资料。

  3. 诗歌解析

  • 首句含义:“总别同异兼成坏,祇是山僧与众人”这一句中,“总别同异”指的是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兼成坏”则暗示了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既有形成又有毁灭。这一句反映了作者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超然态度。
  • 第二句含义:“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世界的广袤无垠。其中,“须弥”是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着世界或宇宙;“芥子”则是一粒微小的种子,比喻极小的事物也能容纳极大的世界。这里表达了一种大千世界的哲理,即无论是宏大的宇宙还是微小的尘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偈颂六十八首 其六十二》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人生感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展现的独特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