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门高几万寻,曾聆一语警肓喑。
谁知千里同风事,历历分明在目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居士门高几万寻,曾聆一语警肓喑。
谁知千里同风事,历历分明在目今。
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 其三’,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这首诗是作者游览雷音堂后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的全文如下:
雷音堂,建康名胜,在今南京市秦淮河畔。公元105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黄州,次年(公元1053年)春,他由黄州移守汝州(今河南临汝县)。这期间,诗人游览了当地风景名胜,写下《次建康留守赵德庄园亭会客》一诗,此为其中的第三首。
原文如下:
南望雷峰半山寺,山僧指点与招提,
游人若到西湖里,也得随宜问讯弥陀。
这首诗描绘了雷音堂周围优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