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门高几万寻,曾聆一语警肓喑。
谁知千里同风事,历历分明在目今。
【注释】
居士:旧时对士大夫的谦称。门高:门户高大,形容地位高贵。几万寻:形容门第很高。
曾聆(líng)一语:曾经听到一句话。警肓喑:警醒耳聋之人。肓喑,指耳聋之人,盲者。
谁知:哪知,哪里知道。千里同风事:指志同道合的人相距千里也如同在风声中相闻。同风,比喻志同道合。
历历分明:形容事物清晰可见。
【赏析】
《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当时诗人任国子祭酒兼管洪州分宁县的司法参军。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首句“居士门高几万寻”中的“居士”,是对赵某的尊称;“门高”则是指他的地位高、声望大。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居士的门第非常高,可以称得上是万丈之高。这里的“万丈之高”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形容其地位之高无以复加。
诗人写到:“曾聆一语警肓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曾经听朋友讲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足以让他警醒自己,让自己从聋子变回一个有听力的人。这里的“一语”指的是朋友所讲的那番话;“警肓喑”则是通过这句话来表达他的感慨。
最后一句“谁知千里同风事,历历分明在目今。”意思是说:哪里知道我们虽然相隔千里,但心志却如出一辙,就像风一样相通。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的赞美之情。他认为他们虽然相隔千里,但彼此的心志却始终如一,就像风一样相通。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且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