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平地起风涛,后代船高水亦高。
寄语随流入流者,更须抛却手中篙。

【注释】:

“次平江知府邹编修韵”即“和次平江知府邹编修韵”,是作者自题,表明这是应次平江知府邹编修(名士龙)之请所作的诗。次平江知府邹士凤,字子翼,福建闽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有《东山草堂集》。此诗是他应友邀而作。次平江,指江西抚州府城,因在鄱阳湖的西岸而得名。

次平江,指江西抚州府城,因在鄱阳湖的西岸而得名。

曹溪:佛教禅宗六祖惠能的道场,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南郊石峡口。

次平江(江西抚州):即江西省的抚州市。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年)任知州时,曾在抚州筑堤防患水灾,并建了一座大佛寺,所以这里称“次平江”。

“平地起风涛”:比喻事情发展迅猛。语出晋·左思《吴都赋》:“平地突起,风涛汹涌。”

“后代船高水亦高”:比喻事物发展的规律,后事的发展总是高于前事的。语本《易·泰卦》:“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女(汝)功。君子以果行育德。”孔颖达疏云:“天地相交,则泰也。其象为日月丽天,阴阳和同。其义为万物得时,男女遂功。……言天下事皆自然之理。夫后事必继于前,故以喻后以财而成女功,君子当如此也。”

“寄语随流入流者”:劝诫那些只顾眼前小利,不能顾全大局的人,应当放下手中篙。语出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亮与兄书曰:‘君与弟相亲如兄弟耳,又前过临长,君不委衰绖相见,而乃数理吾过;今又以此言相示,深足恨也。’亮重然之。”后用为典故。

【赏析】:

首联写曹溪(惠能道场)平地而起大风大浪,象征后来的文人墨客不断涌现,像那高耸入云的大船一样,把前面的一切远远抛在后面,他们所追求的是个人功名利禄,而不是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次平江”,指江西抚州府城,苏轼曾在那里筑堤防患水灾,并建了一座大佛寺,所以称“次平江”。

颈联写诗人告诫那些只图眼前的人,不应忘记自己的使命,要放眼看远,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否则就会像“随流者”那样,越流越快,最终会越漂越远、越沉越深。

尾联写诗人希望那些有识之士不要因为一时的小利而忘乎所以,要有长远的眼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