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一经,不肯受持。
却从他觅,可煞愚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自有一经,不肯受持。
却从他觅,可煞愚痴。
“寒山持经拾得手”并非直接出自任何文学作品,而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诗。这首诗名为《题破寺》,是一首描写寺庙和僧人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寒山寺及其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态度。
在这首诗中,寒山寺被描绘为一个宁静而神圣的地方,诗人通过对寺庙、僧侣、香客以及自然景观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诗中的“寒山”指的是位于苏州城西枫桥镇的一座古刹,因而得名。这座寺庙不仅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寒山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梁代天监年间,经过唐、宋、元、明等朝代的扩建和修缮,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
关于“拾得”,在佛教经典中,通常指的是那些能够领悟佛理、修行有成的出家人或行者。他们在生活中帮助众生、解答疑惑,被认为是佛法的传播者。在这里,“拾得手牵手”可能意味着诗人与拾得之间的某种心灵相通或是精神共鸣。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可能存在的精神联系,也展示了佛教中对于修行者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理念。
“寒山持经拾得手”并不是指特定的文学作品中的诗句,而是在张祜的《题破寺》一诗中提及的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山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