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一经,不肯受持。
却从他觅,可煞愚痴。
【注释】
寒山:唐代僧人的诗作,寒,指贫苦、穷困;山,指隐士;持经:手执佛经。拾得:唐代隐士,本名张遵言,俗姓朱,排行第四,因避讳不从父字,故称“拾得”。他是一位高僧。
经:佛经。
却:却步,退却的意思。
自:自然。
自有:本来有的。
一经:一本佛经。
肯:情愿,愿意。
受持:承奉信奉。
却:反而。
从:跟从,追随。
却:却步。
可:可以。
煞:太。
痴:愚,愚蠢。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咏古之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前后对称,形式整齐。
前两句为第一层:“自有一经,不肯受持。”这一句写寒山与拾得二人对佛学的看法。他们并不满足于传统的佛教经典,而是要另寻新法。这一句的关键词“一经”是指佛教经典的总称,也就是“五时教”,而“不肯受持”则表明了他们要另辟蹊径的思想。
第二句为第二层:“却从他觅,可煞愚痴。”这一句承接上一句而来,表达了他们另寻新法的思想行为。这一句的关键词“他觅”是指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佛教经典,而是寻找另外的佛教典籍。“可煞愚痴”则是说这种行为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寒山与拾得两人的钦佩之情。他们认为寒山与拾得两人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能够在传统佛教经典之外另寻新法,这种智慧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的敬畏之情。他认为传统的佛教经典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因为它是经过了无数代人的检验和实践才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