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雪窦足首座

光芒曾不著纤埃,拂拭磨砻心已灰。
秋夜不禁猿啸月,与谁同上妙高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雪窦足首座”是宋代诗人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雪窦寺的幽静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释智愚:释智愚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佛教僧侣。他的生平涉及诗歌、佛学等多个领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读:“祝融峰下烧红叶,应梦山中看白云。”这句描绘了诗人在祝融峰下的壮丽景色,红叶如火,白云似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 诗句解析:“足迹未教容易见,谁知天外貌人闻。”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足迹难得一见,而天外高远的云彩却能被世人所感知,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 诗句赏析:“秋夜不禁猿啸月,与谁同上妙高台。”这句诗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和孤独,猿声哀鸣,明月当空,诗人独自登上高台,感叹人生之无常与孤独。
  1. 创作背景
  • 出家经历:释智愚曾辞亲出家,初依雪窦焕和尚,后随净慈中庵皎和尚学习剃染等佛门技艺,并遍历诸老宿之门。
  • 生活状态:在寺院中度过了一段时间,期间有过许多重要的交往,也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和修行的思考。

“寄雪窦足首座”不仅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