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蒲方话萝窗底,又握山藤破晓烟。
领取桐江到家句,子规啼在月明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对蒲方话萝窗底,又握山藤破晓烟。
领取桐江到家句,子规啼在月明前。
《送僧之严》是北宋诗人释智愚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对高僧的敬重和赞扬之情。在这首诗中,释智愚通过对云游四方、阅历丰富的苦行僧的送行场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释智愚于16岁时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
创作背景:释智愚的创作背景丰富而深厚,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佛教教义,也融入了他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学思考。在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推崇佛教思想,释智愚作为一位僧人,其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对佛理的探讨与颂扬。
诗歌原文及赏析:《送僧之严》全篇如下: 对薄方话萝窗底,又握山藤破晓烟。领取桐江到家句,子规啼在月明前。
《送僧之严》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高僧敬意和赞美的宗教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