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 其四十五

轻如毫末重如山,地角天涯去复还。
黄叶殒时风骨露,水边依旧石斓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一百首 其四十五》是宋代诗人释慧远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未离兜率降王宫,便就刀山入镬汤。
    等闲擒下白拈贼,满眼俱为败露赃。

  2. 诗歌鉴赏

  • 内容理解: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释慧远对人生、社会和佛法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兜率降王宫”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而“刀山入镬汤”则暗示了修行者必须经历的种种苦难与试炼。
  • 艺术风格: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了,富有哲理。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隐喻人世间的种种现象,如生老病死、聚散离合等等。同时,诗句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擒下白拈贼”)、夸张(“满眼俱为败露赃”)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 思想内涵:在深层次上,这首诗反映了释慧远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于佛法实践的看法。他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的苦与乐,如同刀山火海,只有经历了种种考验,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1. 历史背景
  • 作者生平:释慧远是宋代的一位禅宗高僧,曾担任运庵禅师法嗣。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在禅宗思想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个人修行历程的记录,也是对禅宗教义的一种诠释。
  • 时代影响:在宋代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释慧远的作品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以及对宇宙人生的理解。

《颂古一百首 其四十五》不仅展示了释慧远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化和宗教思想的窗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