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兴福寺

此山名最重,常建昔题来。
大士讲经处,老龙拿石开。
庭前缨络树,池内白莲台。
几载惟闻说,何当到一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破山兴福寺》是一部由明代书画家、诗人程嘉燧所著的地方志,记述了兴福寺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及相关的诗词等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以及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1. 作者简介
  • 程嘉燧:明代著名书画家和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等,休宁人,后侨居嘉定,是明代著名的文坛人士。他的作品在文化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在绘画和诗歌方面有显著成就。
  1. 作品内容概述
  • 自然与人文并重:《破山兴福寺志》不仅记录了兴福寺的历史变迁,还详细描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特色。书中记载了寺庙的创建背景、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如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为“福寿寺”,因其位于破龙涧旁得名“破山寺”。
  • 文化价值:书中不仅收录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还包含了许多关于佛教禅宗文化的论述,展示了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 艺术价值:作为明代的文人墨客,程嘉燧的文笔流畅,诗画结合,使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1. 历史意义
  • 文物保护单位:兴福寺自南齐以来历经数次修复和扩建,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反映了它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位置。
  • 佛教文化的传播:作为江南名刹之一的兴福寺,不仅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也成为了佛教文化交流的场所,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 社会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程嘉燧的作品《破山兴福寺志》不仅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的重要文本。他的文学作品和书法艺术对后来的文人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兴福寺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对于旅游开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通过对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可以更好地开发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 研究与传承
  • 学术研究:当前学术界对兴福寺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佛教文化及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
  • 传承与发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教育方式,可以将《破山兴福寺志》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播,以便于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破山兴福寺》不仅是一个关于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宗教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部作品及其背后历史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增加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能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