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名最重,常建昔题来。
大士讲经处,老龙拿石开。
庭前缨络树,池内白莲台。
几载惟闻说,何当到一回。

【注释】

破山兴福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境内。

名最重:名气最大。

常建昔题来:过去常建曾题写“破山兴福寺”。

老龙拿石开:传说中,寺前的一座山峰,像一只巨大的龙,用它的爪子将一块石头搬走了,为寺院开辟了道路。

庭前缨络树:庭院前的树上挂着一串串的红果。

池内白莲台:寺庙里的水池里种着一朵朵白色的莲花。

几载惟闻说:已经过了几年,只听说这座寺院。

何当到一回:何时能再次来到这里看看?

【赏析】

《破山兴福寺》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咏古抒怀的方式赞美了破山兴福寺的宏伟壮丽和历史悠久。全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首联“此山名最重,常建昔题来”两句点明了这首诗描写的主题——破山兴福寺。这里,“重”字既写出了寺庙的名气之大,也暗含了人们对于历史的尊崇;而“题来”则让人联想到那些历史上名人墨客留下的诗文和题词。

颔联“大士讲经处,老龙拿石开”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破山兴福寺的神奇之处。这里的“大士”,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他们常常在寺庙里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而“老龙拿石开”则是一种传说。据说,曾有一只巨大的龙在山上盘踞,它用爪子将一块巨石搬走了,为寺院开辟了道路。这一奇观使得破山兴福寺更加引人注目。

颈联“庭前缨络树,池内白莲台”两句则分别描绘了寺庙内的两个美景。这里的“缨络树”指的是一种红色的果树,它们挂满了一串串果实,犹如一条条红色的丝带。而“白莲台”则是指寺庙里的水池里种着一朵朵白色的莲花。这些美景相互映衬,使得破山兴福寺更加美丽动人。

尾联“几载惟闻说,何当到一回”则表达了作者对破山兴福寺的无限向往。这里,“惟闻说”表示只有听到别人谈论过这个寺庙,而自己却没有真正地见过。而“到一回”则表示希望能够有机会亲眼见到这座美丽的寺庙。这种期盼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这首诗通过对破山兴福寺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底蕴。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座古老寺庙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