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因先幻有,仙迹本虞君。
渡口几点屋,山腰一抹云。
长江浮地轴,孤塔焕天文。
欲问秦皇事,高崖迥不闻。
【注释】
幻:指佛寺。虞君:指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相传舜曾巡游四方,至江水之畔,见一老人在岸上指点江山,遂问其意。老人曰:“我为虞舜。”
渡口几点屋:指长江边的几座古塔。
山腰一抹云:指长江中游一带的山丘云雾缭绕。
地轴:指长江。
孤塔焕天文:指高耸入云的孤塔,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犹如天上的星星。
【赏析】
《狼山》,是一首描绘狼山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狼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寺因先幻有”,意为佛寺是因为先有幻境才有的,这里的“幻”可以理解为佛教中的幻象、虚幻等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幻影,如山水、花草等。这句话表达了佛寺的神秘和神奇之处,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仙迹本虞君”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佛寺的背景。虞舜是传说中尧的儿子,舜帝继位后,禅位于尧,尧将帝位禅给舜帝,并把帝位传给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禅让”。这里提到的“仙迹”,可以理解为虞舜留下的遗迹,或者是他巡游四方时所到之处的遗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虞舜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佛寺与历史传说之间的联系。
“渡口几点屋,山腰一抹云”,这两句描述了狼山的景色。渡口有几座古老的建筑,山腰处云雾缭绕。这句话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勾勒出狼山的轮廓,展现了狼山的自然之美。同时,“点”和“抹”这两个字的使用,也体现了诗人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敏锐感受。
“长江浮地轴,孤塔焕天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狼山的宏伟景象。长江横贯大地,如同一条巨大的地轴,而高耸入云的孤塔则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犹如天上的星星。这句话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狼山的壮观和美丽。
最后一句“欲问秦皇事,高崖迥不闻”,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感慨。秦皇是指秦始皇,他在统一六国后,曾下令修建长城。这里提到的“高崖”可以联想到秦始皇当年修建长城的地方,而“迥不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沉思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狼山的描述,展现了狼山的自然之美和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