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西益禅人

世路今方隘,情亲别更难。
孤篷和雨宿,十月渡江寒。
诗到愁时涩,书来约岁阑。
青青狼伍寺,何日共阑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江西益禅人》是宋代诗人释慧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旅途艰难的感慨。以下是对《送江西益禅人》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慧远(约公元869年—公元944年),宋代诗人、僧人,其生平与作品均未详载,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唐代以来禅宗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佛教文学领域中,释慧远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送了禅人》是释慧远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世路今方隘,情亲别更难。孤篷和雨宿,十月渡江寒。
    诗到愁时涩,书来约岁阑。青青狼伍寺,何日共阑干。

  3. 诗歌赏析

  • 世路今方隘:表达了当时社会道路狭窄,人际关系复杂,使得朋友之间的相见更加艰难。这里的“隘”字用来形容世道的艰难,暗示着人们在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 情亲别更难:强调了由于感情深厚,分别的时刻更加难以承受。这里的“情亲”表达了深厚的情感,而“别更难”则揭示了分离时的不舍与痛苦。
  • 孤篷和雨宿:描绘了一幅孤舟在风雨中漂泊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这里的“篷”指的是船帆,而“雨宿”则暗示了旅途中遭遇风雨的艰难。
  • 十月渡江寒:描述了十月渡江时的寒冷天气,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苦。这里的“渡江寒”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 诗到愁时涩: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因忧愁而感到词不达意,语言变得艰涩。这里的“愁时涩”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创作中所面临的困境。
  • 书来约岁阑:描述了诗人收到书信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这里的“约岁阑”意味着约定的时间已经临近,预示着未来的相聚将成为美好的期盼。
  • 青青狼伍寺:描绘了寺庙周围的青翠景色和宁静的氛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美好场景。这里的“狼伍寺”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象征,代表着一种安宁和祥和。
  • 何日共阑干: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重逢时刻的渴望,以及对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里的“阑干”可能指的是栏杆或者界限,暗示着重逢的珍贵和不易实现。

《送江西益禅人》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和精神寄托。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或许可以在这首古老的诗篇中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感受作者对于友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