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沅清溪游江西

桐庐山下水,彻底照人清。
流向西江去,吟高旧日声。
洪崖千丈雪,黄鹤一楼晴。
知是何时到,随缘不算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沅清溪游江西》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庐山水清澈透明的景象,以及西江的流向和黄鹤楼的晴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桐庐山下水,彻底照人清。
    流向西江去,吟高旧日声。
    洪崖千丈雪,黄鹤一楼晴。
    知是何时到,随缘不算程。
  2.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的描绘:首联“桐庐山下水,彻底照人清”直接描绘了桐庐山水的清澈和透明度,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 历史典故的运用:颔联“流向西江去,吟高旧日声”借用“吟高旧日声”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怀念。
  • 艺术手法的体现:尾联“洪崖千丈雪,黄鹤一楼晴”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人格化,增添了诗作的艺术美感。
  1. 创作背景
    释元肇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佛教禅宗思想对文人的影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出家前的修行经历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有关。
  2. 文学价值
  • 《送沅清溪游江西》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宋诗中的佳作之一。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释元肇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1. 文化影响
  • 《送沅清溪游江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诗句常被后人引用,成为学习和研究宋诗的重要资料。
  • 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1. 现代解读
  • 从现代视角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自然描写诗,它还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理解。
  •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

《送沅清溪游江西》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义和哲理思考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