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沼

潋滟一池莲,禅房住半边。
北通关市路,西透马塍泉。
碧色冷摇日,香风近扑天。
远公虽不作,清社有人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碧沼》是一首由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及鉴赏
  • 潋滟一池莲,禅房住半边。
  • 北通关市路,西透马塍泉。
  • 碧色冷摇日,香风近扑天。
  • 远公虽不作,清社有人传。
  •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诗中的“碧沼”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个心灵归宿的象征。通过对“碧沼”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 鉴赏:“碧沼”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存在,它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诗中的“碧沼”成为了诗人与自然对话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诗人得以洗涤心灵,找到心灵的慰藉。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赏析:在这首诗中,“碧沼”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 创作背景
  • 生平简介:释元肇,字圣徒,号淮海,俗姓潘,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十九岁剃染受具,历住吴城双塔、杭之灵隐等寺,后寂于径山。
  • 文学贡献:除了《碧沼》,释元肇还有其他多部文学作品,如《淮海拏音》等,这些作品同样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入探索和独到见解。
  1. 历史评价
  • 《碧沼》自释元肇创作以来,受到了后世文人的广泛赞誉。历代学者对其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其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1. 现代影响
  • 教育意义:《碧沼》作为古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现代文学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碧沼》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古典诗歌艺术特点和审美情趣的理解。

《碧沼》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五言律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同时也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