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印宝章知温州

东嘉山水郡,灵运后知名。
孤屿云簪笔,清江玉带城。
伏波思雁远,春草梦诗成。
五马人生贵,二难时共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印宝章知温州》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宋代的诗僧释元肇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艺术特色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释元肇:宋代著名诗僧。关于他的生平和诗歌成就,史书记载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释元肇的诗作多反映了禅宗思想,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1. 诗歌原文
  • 东嘉山水郡:首句“东嘉山水郡”描绘了地理位置的特点,东嘉即今浙江省温州地区,山水郡表明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 灵运后知名:次句“灵运后知名”提到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灵运是南朝宋时期的文人,以其文采飞扬著称,此处用以比喻作者亦是如此,其作品在文人中享有盛誉。
  • 孤屿云簪笔:三句“孤屿云簪笔”形象地描绘了温州特有的自然环境,孤屿如同笔架,云朵如簪子一般点缀其中,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清江玉带城:四句“清江玉带城”通过“玉带”这一比喻,形容温州城市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如同佩戴着玉石腰带,精致典雅。
  • 伏波思雁远:五句“伏波思雁远”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意境,伏波指的是汉代名将马援(字伏波),此句可能借指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春草梦诗成:六句“春草梦诗成”则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梦中吟诗而成,意味着在这片土地上诗人找到了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 五马人生贵:七句“五马人生贵”借用典故,五马入长安象征着富贵和尊贵,诗人在此表达对自己或友人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 二难时共荣:八句“二难时共荣”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二难可能是指某种难得的良机或是两人之间的情谊,共同繁荣,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未来的憧憬。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的意象如孤屿、清江等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孤屿云簪笔”中的“孤屿”既指自然景物,也暗喻诗人独立不群的个性。
  • 对仗工整:诗句结构严谨,平仄和谐,对仗工整,体现了宋诗的典型风貌。如“五马人生贵”,“伏波思雁远”,都展现了严密的对仗和韵律美。
  • 意境深远:整首诗歌意境深远,不仅仅是表面的景色描绘,更是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如“五马人生贵”所传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1. 历史背景
  • 宋诗发展: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宋诗强调个性与创新,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与思考。释元肇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诞生的。
  • 地域特征:温州地处浙江东南部沿海,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这种地域特色也反映在诗中,如“东嘉山水郡”和“清江玉带城”等描述,生动地勾勒出了温州的自然风貌。
  1. 文化价值
  • 传承佛教文化:释元肇作为一名僧人,其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禅宗思想和佛教元素,这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文化的接受程度。
  • 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首诗中,释元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一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倡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 展现文人情怀:诗作展现了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怀跨越时代,至今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它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赞美,更是对精神追求的体现。

《送印宝章知温州》这首诗不仅是宋诗艺术的典范,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宋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这首诗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和审美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