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瓶钵走天涯,四海声名一永嘉。
不趁新霜尝橘柚,了无归梦到蒹葭。
江头来往春强半,门外推敲月又斜。
换骨夺胎如得妙,愿从勾漏问丹砂。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水心先生三首·其三”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释元肇,字圣徒,号淮海,俗姓潘,是宋代著名的诗僧。他于十九岁剃染受具,曾居住过吴城双塔、杭之灵隐等寺院,最终在径山寂居。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
《上水心先生三首》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三首,其中第三首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该诗通过描绘诗人漂泊天涯的生活经历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内容主旨:释元肇在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归乡无梦的无奈。诗句中“十年瓶钵走天涯,四海声名一永嘉。”体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历经风雨,而名声却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他。“不趁新霜尝橘柚,了无归梦到蒹葭。”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以及他无法摆脱名利束缚的无奈。
艺术特点:该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例如,“江头来往春强半,门外推敲月又斜。”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更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与无奈。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释元肇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思想价值:通过对《上水心先生三首》的分析,可以发现,释元肇的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经验的记录,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传达出对名利看淡、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这种对人生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上水心先生三首》不仅是释元肇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该诗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释元肇的诗歌艺术及其背后的深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