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画僧之金陵

澹薄轻云横素秋,缓行篱落菊香浮。
我今已是沟中断,君去还同水上鸥。
钟磬僧敲烟际寺,管弦人在夕阳楼。
一江风月浑依旧,六代英雄画得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画僧之金陵》是宋朝诗人释智圆的作品之一,而《赠画僧之金陵·澹薄轻云横素秋》则是宋代诗人释元肇的诗作。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首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送僧之金陵》
  • 作者介绍:《送僧之金陵》是宋朝诗人释智圆的作品,释智圆出家后曾游历多个寺院并担任过掌记。他的生活经历丰富,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 诗词原文:金锡孤携问去程,萋萋原草暮烟平。六朝旧迹秦淮畔,应感兴亡听水声。
  • 艺术特色:这首《送僧之金陵》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画面,通过“金锡孤携”与“萋萋原草”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对“六朝旧迹秦淮畔”的描述,传达了历史的沧桑感以及对于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
  1. 《赠画僧之金陵·澹薄轻云横素秋》
  • 作者介绍:此诗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他在多处寺庙修行,包括径山。他的诗歌多反映佛教思想及禅宗意境。
  • 诗词原文:澹薄轻云横素秋,缓行篱落菊香浮。我今已是沟中断,君去还同水上鸥。
  •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澹薄轻云”、“缓行篱落”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而“我今已是沟中断”和“君去还同水上鸥”,则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自在逍遥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赠画僧之金陵》与《赠画僧之金陵·澹薄轻云横素秋》两首文学作品各具特色,前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后者则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佛学思考和禅宗意境的表达。通过这些作品,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风采,还能深入理解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