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西益侍者

狼伍峰前一御风,十年消息莫相通。
山从入望何曾极,水若知愁不向东。
芳草天迷云梦泽,垂杨烟暝馆娃宫。
闻君已作包桑计,可念馀生尚转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江西益侍者》是宋代释元肇的一首七言律诗。释元肇(1189—?),俗姓潘,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是当时颇具盛名的诗僧,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

从文学角度分析《寄江西益侍者》:这首七言律诗在形式上规整、音韵和谐,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基本美学要求。其内容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与关切,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诗句中描绘了山水之美,如“狼伍峰前一御风”和“芳草天迷云梦泽”,通过生动的景象来抒发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释元肇生活在宋朝,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作为表达个人情感和艺术创造的重要载体,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因此,研究他的诗歌不仅能了解宋代的诗歌艺术,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从文学流派和影响来看,释元肇属于佛教诗派中的僧人诗人。这一群体的创作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追求高洁脱俗,也在思想内容上富有哲理。《寄江西益侍者》正是这一流派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释元肇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也为研究宋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本资源。

《寄江西益侍者》是宋代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在艺术形式、内容主题和历史文化价值方面都有独特的地位。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还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