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常簿赴召

门径森阴带草堂,修篁摇翠间垂杨。
不知梦到三竿日,又拜除音一炷香。
池上游鱼觅清影,天边仪凤集朝阳。
袖中大有安时策,长乐钟声夜未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方常簿赴召》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下面将从多方面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1. 作者简介
  • 释元肇:释元肇号淮海,是一位具有深厚佛学背景的诗僧,其作品多反映出禅宗思想与自然之美的结合。
  1. 诗歌原文
  • 门径森阴带草堂:描绘了一座宁静而幽深的自然景象,门径两旁树木茂密,仿佛带着几分神秘和安宁。
  • 脩篁摇翠间垂杨:描述竹林摇曳生姿,垂柳轻拂的景象,给人一种春日里的生机和活力。
  • 不知梦到三竿日: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在梦中梦见了美好的一天。
  • 又拜除音一炷香:暗示了某种庄重或神圣的仪式正在进行,可能是赴任或接受任命的场景。
  • 池上游鱼觅清影:通过池中的游鱼寻找自己的倒影,寓意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向往。
  • 天边仪凤集朝阳:用“仪凤”比喻贤人或高官,象征着尊贵和荣耀,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光明的未来。
  1. 作品赏析
  • 意象丰富:诗歌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门径”代表人生的道路,“池上游鱼”象征个人的追求和心境,整体营造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 意境深远:诗中的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朋友的祝福。
  • 情感真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友情的重视,使得诗歌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1. 写作背景
  • 赴任场景:诗歌描写的是赴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踏上新征途的祝福和鼓励。
  • 禅宗思想:释元肇的诗歌融合了禅宗思想,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也是他诗作的一大特色。
  1. 文学价值
  • 语言优美:诗句精炼而富有韵味,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语言才华。
  • 意象独特:诗歌中的意象独特且富有想象力,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送方常簿赴召》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祝福的诗歌,更是一幅精美的自然画卷,展现了释元肇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人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生活和工作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