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冯深居

人世还如客路同,可堪垂老尚飘蓬。
旧年两向吴中见,今日相思白下东。
乌鹊桥边望明月,凤凰台上咏秋风。
满题红叶随流去,惆怅才高命不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冯深居》是宋代诗僧释元肇所作的七言律诗。释元肇,号淮海,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寄冯深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释元肇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独特感悟。

从艺术手法来看,该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比如,诗中使用了“人世还如客路同”和“可堪垂老尚飘蓬”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漂泊、世事无常的感慨。这种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使得作品具有了广泛的共鸣。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寄冯深居》体现了释元肇对亲友的深情厚意。诗中的“乌鹊桥边望明月,凤凰台上咏秋风”,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

从主题思想来看,《寄冯深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诗句“惆怅才高命不通”反映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这种深刻的主题思考,使得该诗超越了一般的抒情之作,成为一部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

从历史影响来看,《寄冯深居》作为释元肇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赏析,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寄冯深居》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古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