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刘寺后山

落日山光半有无,白鸥渔艇散晴湖。
贵妃泉石无人管,寂寞孤僧信杖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刘寺后山》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落日山光半有无,
    白鸥渔艇散晴湖。
    贵妃泉石无人管,
    寂寞孤僧信杖扶。

  2. 作者简介
    释元肇(1189—?),字圣徒,号淮海,俗姓潘,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宋代著名诗人和僧侣。他十九岁时剃染受具,曾住过吴城双塔、杭州灵隐等多处名刹,最终于径山寂于圆寂。他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和佛教经典注释等,其中以佛教经文的解读和佛教文化的传播为主要特征。

  3. 诗歌赏析

  • 释元肇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能够深刻反映出他的禅宗思想和生活感悟。
  • 《登刘寺后山》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求精神寄托与内心宁静的愿望。诗中的“落日山光半有无”形象地描绘了山间夕阳下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白鸥渔艇散晴湖”则生动地描绘了渔民捕鱼归来,渔船散乱地散布在宁静的湖面上的情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 诗中的“寂寞孤僧信杖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通过描写一个孤独的僧人拄着木杖行走在山路上的场景,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和对超脱世俗纷扰的追求。

《登刘寺后山》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风景诗,更是释元肇禅宗思想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