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胥归耕

笼中无乐鸟,槛外无乐兽。
何尝费饮啄,不忘念翔骤。
子今既知此,欲拂事公袖。
不将无事眉,闲为鞭笞皱。
社瓮虽浊醪,胜醉歌楼酎。
妇馌虽糗粝,胜冷书案豆。
门前有追胥,皂衣皆我旧。
布谷鸣春深,斯言诚可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县胥归耕”是宋代释元肇的五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其文学价值:

  1. 作者介绍
  • 释元肇:宋代诗僧,字圣徒,号淮海,俗姓潘,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释元肇十九岁时受具,曾住于吴城双塔、杭之灵隐等寺中,寂于径山。有《淮海拏音》传世。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体现了禅宗思想对宋诗的影响,其作品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著称。
  1. 诗句原文
  • 笼中无乐鸟,槛外无乐兽。何尝费饮啄,不忘念翔骤。子今既知此,欲拂事公袖。不将无事眉,闲为鞭笞皱。社瓮虽浊醪,胜醉歌楼酎。妇馌虽糗粝,胜冷书案豆。门前有追胥,皂衣皆我旧。布谷鸣春深,斯言诚可复。
  1. 作品赏析
  • 禅意与哲理: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学和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诗中的“何尝费饮啄”、“不忘念翔骤”等语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规律的思考。
  • 语言艺术:释元肇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如“笼中无乐鸟,槛外无乐兽”,通过对比笼养与野外生活的差异,传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历史时期: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化繁荣,诗坛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释元肇作为其中一员,其作品在当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 个人经历:释元肇一生历经坎坷,曾在多个寺庙修行,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他的许多作品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1. 文化传承
  • 国学传承:释元肇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他诗歌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
  • 现代影响:释元肇的诗歌在当今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他的诗句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还能够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县胥归耕》是释元肇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佛教禅宗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渗透与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