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举步前踏著,未开口前道著。
道著踏著,四海浪平,百川潮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未举步前踏著,未开口前道著。
道著踏著,四海浪平,百川潮落。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一’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贯休(公元836年-913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人。他是唐诗僧,中国五代时期后梁时期的诗人兼高僧。
在这首诗中,贯休用”心空无物”来表达他对佛法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佛法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物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东西。只有当人们的内心达到了一种空明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佛法的真正含义。这种理解不是通过文字或者语言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来实现的。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禅意。它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