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户部

铃斋去岁念民饥,鬓雪凋疏带减围。
史册千年循吏少,江湖万里散人归。
儿童不信夷齐溷,党论尝攻韩范非。
临别祝公坚晚节,受恩何敢望留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户部》是宋代诗僧释善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杨户部离别时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以下是具体介绍:

  1. 诗人背景:释善珍,宋代著名僧人,以诗词作品著称,其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2. 诗歌原文:铃斋去岁念民饥,鬓雪凋疏带减围。史册千年循吏少,江湖万里散人归。儿童不信夷齐溷,党论尝攻韩范非。临别祝公坚晚节,受恩何敢望留衣。
  3. 诗歌赏析:《送杨户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杨户部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联“铃斋去岁念民饥,鬓雪凋疏带减围”描绘了诗人在去岁因念及百姓饥苦而产生的忧虑,以及由此带来的白发增多、腰带松垮的变化。颔联“史册千年循吏少,江湖万里散人归”则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表达了对那些长期为官、致力于为民服务之士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杨户部作为一位远离官场、选择游历四方的诗人身份的肯定。颈联“儿童不信夷齐溷,党论尝攻韩范非”进一步强调了杨户部的特立独行,即使身处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也坚持自己的文学理念和道德信念。尾联“临别祝公坚晚节,受恩何敢望留衣”,则是对杨户部即将离去的祝福,同时表达出诗人自己作为一位僧人,面对世俗恩宠时所持有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名利地位看得很开的心态。综上所述,《送杨户部》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释善珍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