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颜倅之江西

槛外江流知几霜,烦君著语吊滕王。
琴中谁识啼乌曲,酒后任称司马狂。
阁序尚留唐篆刻,剑光何预晋兴亡。
此行遍览遗踪了,历有徵书出建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颜倅之江西’是释善珍的诗,这首诗出自宋代,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
  • 释善珍(1140年—1278年),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
  • 释善珍年十三即落发为僧,十六岁游方至杭州,受具足戒。他的一生充满了宗教与诗歌创作的热忱,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作者的个人情感。
  1. 诗词原文
    槛外江流知几霜,烦君著语吊滕王。
    琴中谁识啼乌曲,酒后任称司马狂。
    阁序尚留唐篆刻,剑光何预晋兴亡。

  2. 诗词解析

  • “槛外江流知几霜,烦君著语吊滕王。”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江边秋景图,江流潺潺,寒霜满地,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哀思,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
  • “琴中谁识啼乌曲,酒后任称司马狂。”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共同饮酒作乐,畅谈心事,彼此之间毫无保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豪放不羁。
  • “阁序尚留唐篆刻,剑光何预晋兴亡。”这句诗则揭示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他不仅精通书法,而且怀揣着拯救国家、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

《送颜倅之江西》不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更是宋代文化与历史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风采,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