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南恩入京

曩赋登楼望故乡,边淮十丈战尘黄。
已闻淝水返朱序,亦说汉庭怜孝章。
千载青编如属国,一麾白发出炎荒。
山林朝市终殊路,只待除书慰别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林南恩入京》是宋代诗僧释善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朝,其作者为释善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释善珍是宋代时期的一位僧人和诗人,他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感慨见长。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佛教修行、人生哲理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释善珍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数量,而且更在于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2. 诗句原文及翻译

  • “曩赋登楼望故乡,边淮十丈战尘黄” 描述的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故乡,只见边塞之地烟尘滚滚,战火连绵。
  • “已闻淝水返朱序,亦说汉庭怜孝章” 提到诗人听到淝水之战的胜利,同时联想到汉文帝对贤臣的关爱。
  • “千载青编如属国,一麾白发出炎荒” 表达的是对古籍的保护与传承,以及自己即将离开故土、赴任边疆的决心。
  1. 主题与思想内容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和朝廷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 通过描写战争与和平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百姓安宁的向往。
  • 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希望在新的岗位上能有所作为。
  1.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 释善珍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边淮十丈战尘黄”中的“边淮十丈”形容战争的激烈程度,“战尘黄”则描绘了战场的硝烟弥漫景象。
  • 诗句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
  • 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背景。

《送林南恩入京》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发展、宗教文化以及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释善珍的文学成就,也能从中窥见宋代社会的文化面貌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