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牛晚失犊,牧童学声唤。
溪边白鹭鸶,衔鱼上田岸。
山行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山行其二》是南宋作家罗与之创作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罗与之: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学家,字深源,号南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并称“中兴三大诗人”。
- 文学成就:罗与之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其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如下:
“山行二首(其二)”
落花满径湿香泥,步过东坡又转西。
翻译为:“落花满径湿香泥,步履经过东坡又转向西边。”
- 注释:这里的“东坡”,指的是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以及行走在乡间小路时的感受。
- 赏析:罗与之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景图,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通过对落花、泥土、小道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淡雅的美感。
- 诗歌背景
- 写作时间:此诗可能写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但罗与之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 创作动机:可能是诗人在特定的季节或心情下所创作,用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是记录自己游历中的所见所感。
- 诗歌鉴赏
- 意境营造:罗与之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乡村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淡然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罗与之的诗作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炼,能够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景象。
- 意象运用:《山行其二》中的“落花”、“泥土”、“小道”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有趣。
《山行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春天乡村风光的诗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罗与之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