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介石

末俗住山,尤贵黄纸。
造物畀公,共衰病至。
既病之矣,复遇岁艰。
当八面风,撑百漏船。
漫刺衔袖,临斋乞米。
骄儿索饭,饥嗔饱喜。
我行四方,阅士如墙。
小智虚夸,妄夫荒唐。
宣绍命脉,乾淳气魄。
天悭地閟,神盍宝惜。
冷灰粟焰,将晓景星。
泯灭甚易,佛法替陵。
同时爱憎,异世悲慨。
诸君不信,有遗录在。
我作苦语,模写虚空。
泪尽血续,夫岂为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祭介石》是宋代诗僧释善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释善珍生活在宋朝,是一个有深厚佛教背景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2. 诗歌内容解读:诗中描述了末世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如“当八面风,撑百漏船”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挣扎与无奈;而“我行四方,阅士如墙。小智虚夸,妄夫荒唐”则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混乱。
  3.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四言诗,《祭介石》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情感表达真挚深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历史意义:该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通过了解《祭介石》及其作者释善珍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首诗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