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俗住山,尤贵黄纸。
造物畀公,共衰病至。
既病之矣,复遇岁艰。
当八面风,撑百漏船。
漫刺衔袖,临斋乞米。
骄儿索饭,饥嗔饱喜。
我行四方,阅士如墙。
小智虚夸,妄夫荒唐。
宣绍命脉,乾淳气魄。
天悭地閟,神盍宝惜。
冷灰粟焰,将晓景星。
泯灭甚易,佛法替陵。
同时爱憎,异世悲慨。
诸君不信,有遗录在。
我作苦语,模写虚空。
泪尽血续,夫岂为公。

诗句释义

1 末俗住山,尤贵黄纸。 - “末俗”指的是世俗之人,”黄纸”通常指用于书写或交易的黄色纸张。这句表明,在末世中,人们更重视黄纸的重要性,可能是因其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力或价值。

  1. 造物畀公,共衰病至。 - “造物”是指自然界的创造者,”畀公”可能意味着赋予某人特殊的使命或权利。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认为自己受到了某种力量的赋予(可能是天命),并且因此遭受了健康上的困扰。
  2. 既病之矣,复遇岁艰。 - “既病之矣”意味着已经生病了,”岁艰”可能指年景不好,生活困难。这句表达了由于生病和面临经济困难的双重打击。
  3. 当八面风,撑百漏船。 - “八面风”形容四面受敌的局面,”撑百漏船”则比喻处境艰难,需要努力支撑。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挣扎。
  4. 漫刺衔袖,临斋乞米。 - “漫刺衔袖”可能是指四处奔波寻求帮助,”临斋乞米”是指在简陋的环境中向别人请求食物。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生活的艰辛。
  5. 骄儿索饭,饥嗔饱喜。 - “骄儿”可能指的是自己的子女或其他依赖的人,”饥嗔饱喜”描述了他们因为饥饿而愤怒、因为满足而喜悦的状态。这句反映了作者对家人的担忧和他们因贫困而感到的无奈。
  6. 我行四方,阅士如墙。 - “我行四方”表示作者四处游历,”阅士如墙”可能是指遇到很多人,像墙壁一样密集排列。这句表达了作者广泛游历的经历。
  7. 小智虚夸,妄夫荒唐。 - “小智虚夸”可能是指过于夸大其词的智慧,”妄夫荒唐”可能指轻信不实之言的行为或想法。这句批评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8. 宣绍命脉,乾淳气魄。 - “宣绍命脉”意味着传承和延续重要的使命,”乾淳气魄”可能指一种坚定和有力量的气质。这句强调了传承和坚持的重要性。
  9. 天悭地閟,神盍宝惜。 - “天悭地閟”形容上天吝啬、大地闭塞,”神盍宝惜”可能是在请求神灵珍视这些宝贵资源。这句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10. 冷灰粟焰,将晓景星。 - “冷灰粟焰”可能是指微弱的火焰,”将晓景星”可能是指黎明前的星星,喻指希望或前景。这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11. 泯灭甚易,佛法替陵。 - “泯灭甚易”暗示消失得很容易,”佛法替陵”可能是指佛教教义被取代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这句批评了一些宗教或信仰的衰退。
  12. 同时爱憎,异世悲慨。 - “同时爱憎”可能指的是同时存在的喜欢和厌恶的情感,”异世悲慨”可能是指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哀愁和感慨。这句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情感变迁的感慨。
  13. 诸君不信,有遗录在。 - “诸君不信”表示其他人不相信这些说法,”遗录在”可能是指遗留下来的证据或资料。这句呼吁他人相信这些观点。
  14. 我作苦语,模写虚空。 - “我作苦语”表示我用痛苦的语言表达,”模写虚空”可能是指用文字来模仿或刻画虚无的概念。这句表达了对抽象概念或理念的探讨。
  15. 泪尽血续,夫岂为公。 - “泪尽血续”可能是指耗尽所有的泪水和血液,”夫岂为公”可能表示这些付出是否值得?这句表达了对个人努力和奉献的质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末世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对坚持信念和追求正义的坚持。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