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虎丘枯桩和尚 其二

华雨台前倒法幢,海门浪里钉枯桩。
千古万古撼不动,碍塞泼天扬子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了惠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创作的《悼虎丘枯桩和尚》和《悼虎丘枯椿和尚》而闻名于世。这两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佛学思想,也反映了其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高度成就。下面对这两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 作者生平:释了惠(一一九八~一二六二),蓬州蓬池人。他十九岁出家受具,初谒坏庵照于昭觉,后出三峡,由湖湘至江浙,谒浙翁琰、高原泉、无准范、石田董、妙峰善诸禅师。历住平江府定慧、温州雁山能仁、江州东林、庆元府天童景德、瑞岩山开善诸禅寺。理宗景定三年卒,年六十五。
  • 作品风格:释了惠的作品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他的诗作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著称,在宋末诗坛上独树一帜。
  1. 诗意解析
  • 佛心之子毒蛇心:这里的“佛心之子”指的就是释了惠本人,他被视为佛心之化身。而“毒蛇心”则暗示了他的性情,可能包含了某种难以捉摸或不易被理解的复杂性。
  • 欢喜无端变作嗔:这句表达了释了惠内心的情感变化。当内心的欢喜突然转变为愤怒时,这种转变似乎没有任何预兆,令人费解。
  • 五处住山开毒口,不知喷杀几多人:描述了释了惠在不同地点的住持生活,以及他在这些地方所表现出的一种难以预测的攻击性,这种攻击可能源于他对佛法的执着,也可能源于他个人的烦恼和冲突。
  1. 文学价值
  • 佛学思想的体现:释了惠的作品不仅是诗歌,更是佛学思想的传达。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窥见释了惠对佛学的深度理解和实践。
  • 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释了惠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性。他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浓缩在短短的几句之中,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 艺术魅力:无论是从语言的韵律还是意象的创造上,这些作品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是研究宋代诗歌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悼虎丘枯桩和尚》和《悼虎丘枯椿和尚》不仅是释了惠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宋代佛教思想和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释了惠的佛学思想,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宋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