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柄锄头,无根松树。
万古风规,一肩荷负。
至今夜夜黄梅雨。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 其二
介绍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其二》是南宋诗人释了惠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禅宗传承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恨杀老头陀,山移恨不磨。吾今担头重,为汝种松多。
作者介绍:释了惠(一一九八~一二六二),蓬州蓬池(今四川仪陇南)人。年十九出家受具,初谒坏庵照于昭觉,后出三峡,由湖湘至江浙,谒浙翁琰、高原泉、无准范、石田董、妙峰善诸禅师。历住平江府定慧、温州雁山能仁、江州东林、庆元府天童景德、瑞岩山开善诸禅寺。理宗景定三年卒,年六十五。有《西岩了惠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大观撰《行状》。
诗意解读:首句“恨杀老头陀”,表达了释了惠对于禅宗传承者的深深怀念和遗憾,认为他们如同古老的树一样,虽然历经风霜但依然屹立不倒。次句“山移恨不磨”,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禅宗传承的担忧,他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禅宗的传统会被遗忘或破坏。第三句“吾今担头重”,则是释了惠的自我表白,他认为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他需要承担起维护和发扬禅宗传统的重任。最后一句“为汝种松多”,则是释了惠的承诺,他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来种植更多的松树,以此来象征禅宗的精神和文化的延续。
艺术特点: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其次,它的结构紧凑,每一句都紧扣主题,没有多余的修饰;再次,它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禅宗的传承和发扬;最后,它的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化影响:《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其二》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更在禅宗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禅宗传承的象征,更是禅宗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禅宗的真谛,也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禅宗的精神。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富有艺术魅力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